一直以来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建筑行业,由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和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其利润率低众人皆知,翻阅住建部近些年发布的《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不难发现,该行业长期以来产值利润率维持在2%~3%,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低利行业,同时企业的负债率高达65%,债务负担沉重,很难有资本积累和积聚发展的能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除了行业内竞争原因之外,相对落后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率水平。作为施工企业的利润之源,项目是整个企业生存的根基,承担着“揽项目”和“做项目”的管理者们,对成本管理往往有非常大的发言权。然而由于项目管理能力欠缺,绝大多数施工企业不能有效地对项目的利润进行管理,很难从招投标、采购、人员管理等与利润直接相关的环节进行统一管控,多数处于“项目经理管项目”的状况,与发达国家“法人管项目”的主流管理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究其原因,10%与90%这两个施工企业信息化应用率的数字对比道出了问题所在。
为彻底改变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并引导一批拥有特级资质的建筑企业成为科技含量高、融资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信息化程度高的龙头企业,不仅能与国际企业在本土竞争,而且能走出去,2007年3月,建设部以《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表》的形式,首次对全国264家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明确提出信息化要求。由此开始,建筑施工企业开始了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进程。
让“管理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不再继续
对于习惯了“因人设事”的施工企业来说,过去的管理模式由于“更依靠不同类型的管理者”而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信息化要实现的恰恰是“依靠流程相信数据”的确定性,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对98家施工企业的一项信息化应用调查显示也证明了这一点,82.61%的企业认为,解决“管理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是他们眼里的首要问题。
作为国内建设领域信息化产业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广联达公司的副总裁,王爱华不仅参与了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的制定,更是亲自参与了数百家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指导与实践。在他看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打破过去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竖井”现状,搭建以实现“四通”为基础的施工企业操作系统,实现数据透明,让“不确实因素”在“流程管理”中最终确定下来,最终提升决策的效率并成为管理的出发点。所谓“四通”,即项目生命周期前后打通、业务线前后打通、业务之间横向打通、上下级之间纵向打通。
显然,只有打通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不让每个环节成为信息孤岛,并形成统一有效、并能贯穿始终的管理,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彻底摆脱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的困局。“四通”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广联达成功的实施经验表明,“先热点后冷点、先现实后理想、先结果后过程、先纵向后横向、先标杆后推广”这五先五后的原则,是实施信息化过程需要遵循的具体思路。
“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核心
工程项目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的价值链的主体,它的管理优劣决定着企业成败,施工企业的管理信息细化也要围绕“项目管理”来建设。
对于施工企业运营而言,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而许多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却更多是“秋后算账”,项目运行过程中,涉及到人员调配、项目进度、物料采购这些事关成本的关键环节很难实时体现成本管理的价值,在需要进行“价格决策”的环节,往往靠经验拍脑门而无法依靠掌控成本管理进程做出合理的决策,错失了科学部署企业资源提高利润率的诸多机会,有时甚至已做出造成“亏损”的决定却无法自知。
从2000年推出GCM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系统开始,广联达利用10年的时间,广泛接触全国各地的建筑施工项目,及时总结提炼,同时还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包括翻译了国际上最前沿的项目管理丛书,理论认知加上对国内实践的深刻理解,当下可以说对施工企业的业务流程是了如指掌。企业的管理是动态的,需求也是变化的,为此广联达没有停止需求分析的脚步,持续的对软件应用进行着升级,在2008年又推出广联达施工企业级项目信息管理系统??GEPS,截至当下,前后累计已经让超过数百家客户实践应用,尤其是藉此实现了有效的成本管理,也为这些企业走向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施让你苦,应用让你甜
显然,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上软件,而是一次对企业自上而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彻底“改造”,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最关键的一段历程,实施这个环节往往非常“残酷”,或者留给“企业信息中心”一套“死而不僵不断求救”的高级系统,或者留给“整个企业”一套“比较熟悉不断学习”的信息化工程,完全取决于这个环节,是否能够真正地让相关的使用者真正参与到实施环节中来至关重要。
更“懂”建筑行业的广联达让许多客户领教了他们的“方法论”,在他们看来,实施过程就是本身就是一个项目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变革管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使用系统的客户不断受到来自“方法论”体系下的“考试与作业”,让客户深刻理解“我们要的是什么”,“需要系统怎么配合我们”,“我们如何配合其它使用者”等等,在经过“残酷折磨”之后,施工企业的使用者们,最终将“信息化产品”不太容易摸得着的事物融进了日常管理行为中来,变成了具体的目标和行为,让客户真实地体会到如何将系统应用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持续的发挥它的价值。
整体来讲,中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目前仍处在刚起步阶段。面对信息化困境,国内264家特级资质的施工企业已经走到了前面,其中也有不少企业已经通过实施信息化尝到了甜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样板工程。同时,住建部、中建协、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等机构为满足企业需求已筹办并继续筹办相关项目管理信息化培训和高峰论坛,也有力的帮助了施工企业认知信息化,最终实现从“要我上”项目管理信息化到“我要上”的需求转变。
采访过程中,王爱华对记者最后说,“作为建筑领域的软件开发商,近十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科学实用的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站在施工企业的高度,抓住项目成本控制和项目质量安全管理这两个关键,并规范项目流程,让企业对项目进展和最终结果都了然于胸,最终提升项目和公司的盈利水平。”“同时我们也相信,信息化必将成为施工企业管理升级的助推器、成为施工企业赢得未来的制胜法宝”。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